兵马俑俑坑被浇水怎么回事?工作人员回应(图文)

2023-02-04 14:05:27 阅读()

  有网友发布视频称,在陕西西安秦兵马俑景区的俑坑内,有人在给可能埋有兵马俑的地面浇水,随后引发网友热议,有网友调侃工作人员是不是在“种植”兵马俑,也有网友担心浇水会不会给文物造成伤害。

  记者12月20日联系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藏品管理部马主任,他告诉记者,浇水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尘土飞扬,避免尘土影响工作人员的正常工作和损害已经出土的兵马俑,是正常的保护措施。

  记者从网传视频中看到,浇水的区域是在已经出土的秦兵马俑存放处的后方,是一片还未开始发掘的地面,几名工作人员正拿着洒水壶浇水,在四周的观看走廊上还有很多游客。

兵马俑俑坑被浇水

  马主任20日告诉记者,视频中浇水的区域是一片工作区,主要进行一些修复和科研工作,来来往往行走的人很多。马主任说,工作区的地面不浇水的话,时间一长就会裂开,从而产生很多尘土,加上工作人员走得多,踩得多,稀松的泥土导致尘土飞扬,既不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和游客的观赏,也对陶俑,尤其是已出土的彩绘陶俑造成较大的损害。“浇水的目的主要是防尘,保持地面的潮湿,让表面的泥土固化,不容易让尘土飞起来。”

  工作区下面埋藏着还未出土的兵马俑,有网友担心浇水会对地下的这部分兵马俑造成损害。对此马主任回应,由于毛细效应,水分在土壤中会不断地向上迁移和蒸发,导致土壤疏松,浇水能保证土壤上部保持一定的湿度,从而起到一些保护地下兵马俑的作用。

  记者从马主任处了解到,浇水周期和浇水量并没有严格的规定,一般是看情况,是人为判断的结果。由于浇水的目的是希望土地表面湿润不起尘土,并不是想要把泥土浇透,或把泥土“泡得稀烂”,所以浇水周期一般取决于泥土的湿润程度,而浇水量在于能否湿润泥土表面。马主任说,工作人员给这些地面浇水也已经有很多年,只是最近被网友拍到所以引发了关注。



拓展阅读

《三十二》主人公慰安妇离世 享年99岁

5月5日消息,日军“慰 安 妇”制度受害奶奶韦绍兰老人5月5日13点20分辞世,享年99岁。“慰 安 妇”制度受害者韦绍兰出生于1920年农历7月27日,广西省桂林荔浦县新坪镇人。

景区收14元“如厕费”遭投诉 将面临怎样的处罚?

“五一”期间,温州洞头东岙景区内一家小餐饮店因向游客收取“如厕费”14元,被市场监管局立案处理,将面临5000元以下的罚款。5月5日,澎湃新闻从洞头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,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该局接到游客投诉,称东岙景区内一家小

水滴筹回应演员筹款事件 共筹得147959元暂未申请提现

近日,“德云社演员吴鹤臣患病众筹百万医疗费”事件引发热议。5日晚,水滴筹针对此事发布了说明。水滴筹称,已与患者所在医院对病情等情况进行核实,确认病情属实;截至筹款结束,该项目共筹得147959元,5269人次参与赠与,暂未申请提现。

餐厅直播食客吃饭是否构成侵权?商家直播顾客成“群演”

五一”期间,家住西安城西枣园路附近的张先生和楼下一家网红餐厅起了争执。张先生说:“放假期间这家网红餐厅生意特别好,我和家人吃饭时看到服务员拿手机拍大家吃饭的样子便出声制止,服务员说餐厅正在平台上直播,让我不要争吵。”

铁总首次回应买短乘长 今后铁路部门将采取措施

针对近日有网民反映5月1日5022次(青岛至曹县)和K8372次(江山至淮北)普速旅客列车部分旅客“买短乘长”致列车超员的情况,中国铁路总公司有关部门负责人今天向中国之声发出独家回应。

成都四合院公厕网络走红 被游客们称为“最古典公厕”

2019年5月5日,四川成都,在锦里旁的一处公厕,由于采用了古典四合院设计,还搭配了实木桌椅、中式花窗等摆件,在网络上走红,被游客们称为“最古典公厕”。

今日立夏各地天气晴好 入夏的标准是什么?

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。京城天气晴好,最高气温25℃,紫外线强,大家外出需要注意补水防晒。很多人认为立夏就是夏天开始了,其实并不其然。

奔驰维权女车主不敢去取新车?维权结束却陷入被维权旋涡

西安奔驰女车主薛女士因为坐在奔驰车盖上哭诉维权,而让她一夜之间爆红,女车主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支持和声援,加上媒体的不断追踪报道以及相关部门的介入,最后事情获得了圆满的解决:西安利之星4S店给更换新车,而且退回金融

水滴筹病例花几百元可网购 博人同情文案可付费找人代写

“帮帮我脑出血的儿子,让他有个美好的未来。”5月1日,德云社相声演员吴鹤臣(本名吴帅)的家属在网络众筹平台“水滴筹”向社会求助,希望众筹医疗费100万元。

养老房业主被赶出门怎么回事?业主为何会被驱赶?

按说北京这两年的雾霾天明显见少,可是口罩仍然是居家旅行必备物品。面对东风卷得均匀的漫天柳絮,实在难有大观园里填《柳絮词》的雅兴。